知客号 好词好句分享网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励志句子

励志句子

北宫伯玉(北宫伯玉的人物生平)

清心 2025-03-25 16:48:54 励志句子

北宫伯玉的人物生平

北宫伯玉(?~,东汉末年羌胡人领袖。黄巾农民起义爆发后,北宫伯玉与汉人边章、韩遂联合,响应起义,与先零羌共同发动叛乱,攻取金城郡,杀害护羌校尉冷徵与金城太守陈懿。中平元年(184年),北宫伯玉率领数万骑兵进攻三辅地区,连续击败东汉军队。公元187年(中平四年),韩遂杀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自拥兵十余万。北宫伯玉(?~187年),复姓北宫,字伯玉,凉州金城(今甘肃兰州市)人。东汉末年羌胡首领,凉州割据军阀之是北宫玉吧,是以中国西北部为据点的藏系游牧民羌族的首领。与韩遂联合发动了叛乱。在正史中登场。在资治通鉴里的记载,他被韩遂杀死,领地也被夺去了。卒于186年。公元184年,趁“黄巾之乱”,东汉朝廷无力西顾之际,羌中胡人北宫伯玉,湟中义从羌首领李文侯,联合边章起义,声势浩大,东汉朝廷派董卓、皇甫嵩围剿,皇甫嵩借镇压黄巾起义之势,却屡战皆北,终于换了张温进行招安。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胡人北宫伯玉与先零羌联合起兵反汉,以北宫伯玉为将军。北宫伯玉手下虽有数万人马,但缺乏能征善战的大将。这时,有人举荐榆中人边章、韩遂,说他们“素有胆略,在西州一带闻名”,如能得到这两人,军中将无将之忧。

北宫伯玉相关记载

注释指出,范书的皇甫嵩传与袁纪的记载相同,而灵帝纪和通鉴都记载北宫伯玉等侵犯三辅地区。然而,董卓传中显示,中元元年冬天,北地先零羌和枹罕河关的群盗反叛,他们共同立湟中义从胡的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将军,并杀害了护羌校尉冷征。北宫伯玉等人于是挟持金城人边章、韩遂,让他们专任军政。公元185年(中平二年)三月,北宫伯玉等率领数万骑兵打着诛杀宦官的旗号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汉灵帝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及中郎将董卓征讨,都不克,而叛军实力进一步扩大,拥有十万之众,天下为之骚动。公元187年(中平四年),韩遂杀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自拥兵十余万。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十一月,胡人北宫伯玉与先零羌联合起兵反汉,以北宫伯玉为将军。虽然有数万人马,但是缺乏能征善战的大将。中平元年冬季,北地郡(今宁夏吴西南)的先零羌族利用汉朝政府忙于镇压黄巾起义的时机,举兵反抗汉朝。他们与枹罕(今甘肃临夏东北)等地的起义民众共同推举湟中(今青海湟水两岸)的胡人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击败了汉朝的护羌校尉冷徵。

湟中义从和北宫伯玉

北宫伯玉与湟中义从的联系在于,他是这支军队中的一名将领。湟中义从并非单一民族,而是汉军建制下的混合部队。湟中义从的来源可追溯至《后汉书》的记载,主要是月氏人。这部分人群在汉朝边塞地区与汉军共同驻守,虽有时与羌人合作,但最终仍归汉朝管辖。公元184年(中平元年),十一月,湟中义从胡反叛,立北宫伯玉为将军,将时任凉州督军从事边允与凉州从事韩约劫为人质,不予放还。凉州刺史左昌派盖勋率军驻守阿阳县,叛军见阿阳县无法攻破,便转向攻打金城郡,斩杀金城郡太守陈懿,胁迫边章、韩遂入伙,共推举边章为首领。10月或11月,由羌人和小月氏人组成的湟中义从胡军队在令居(金城郡,今兰州西北)兵变反抗汉朝长官,加入叛军,路杀护羌校尉冷征,事态升级。此时,羌人合兵,北宫伯玉和李为将军,叛军控制了兰州黄河沿岸的条状地带。短短几周内,叛军攻克金城郡治允吾,以金城郡为主要作乱据点。后来,募来的派遣平叛的由羌人和小月氏人组成的湟中义从胡军队在令居(音Lianju,属金城郡,在今兰州西北)兵变反抗汉朝长官,加入叛军,于路杀护羌校尉冷征,事态升级。此时,两股羌人也合兵了,以原湟中义从胡士兵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为将军。此次联合意味着叛军控制了兰州在黄河沿岸的条状地带。

急需东汉末北宫伯玉、李文侯之乱详细资料

东汉末年第一次军阀割据战役是韩遂杀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拥兵十余万,进围陇西,太守李相如叛,与遂连和。《三国志》载:初,张温发幽州乌桓突骑三千以讨凉州,故中山相渔阳张纯请将之,温不听,而使涿令辽西公孙瓒将之。军到蓟中,乌桓以牢禀逋县,多叛还本国。注释指出,虽然不同文献有细微差别,但都确认了北宫伯玉等人的入侵事实。通过董卓传的详细记载,我们了解到,中元元年冬天,北地先零羌和枹罕河关的群盗反叛,最终选择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作为将军,并杀害了护羌校尉冷征。在北宫伯玉等人的指挥下,边章和韩遂被挟持,并被赋予了军政权力。地方势力试图恢复中央政权。约在公元186年至公元187年间的冬季,叛军首领边章病亡,北宫伯玉和李文侯因内讧而死。新任的凉州刺史耿鄙认为可以从中获利,试图在没有来自其他地区的大军援助的情况下,重建汉庭在凉州的统治。共推举边章为首领。公元185年(中平二年)三月,北宫伯玉等率领数万骑兵打着诛杀宦官的旗号入寇三辅,侵逼园陵。汉灵帝遣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及中郎将董卓征讨,都不克,而叛军实力进一步扩大,拥有十万之众,天下为之骚动。公元187年(中平四年),韩遂杀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自拥兵十余万。

北宫伯玉是谁?在三国演义当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袁宏的《后汉纪·灵帝纪》记载了边章和韩约侵犯三辅地区,董卓作为中郎将,协助皇甫嵩对抗他们。注释指出,范书的皇甫嵩传与袁纪的记载相同,而灵帝纪和通鉴都记载北宫伯玉等侵犯三辅地区。第三个是西羌。其首领北宫伯玉联合边章、韩遂进行叛乱。在这一时期,凉州军阀如董卓、马腾、韩遂、马超等人的部队中,都存在大量的羌族兵将。羌族主要和汉人杂居,种族比较分散,这使得整体势力的战斗力打了折扣。接下来是匈奴。东汉的时候,北匈奴被打败远走中亚,南匈奴投降并迁至凉州并州等地。在《三国演义》王匡曾参与“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本部将领方悦被吕布所杀。冀州牧韩馥(141年?—191年),东汉末年的军阀。字文节。颍川郡人(今河南省禹县)人。被董卓派为冀州牧;在各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时,韩馥也是其中之一的参与者。韩馥与袁绍也曾经有意立刘虞为皇帝。回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

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北宫伯玉和北宫伯玉的人物生平的各个方面,并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技巧。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