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仙评弹专辑
徐丽仙的个人简介
徐丽仙,一位才华横溢的苏州弹词女演员,于1928年诞生,1984年离世。她,江苏苏州人,九岁便随养母学习弹词艺术,十五岁后在浙江一带开始她的演艺生涯。建国后,她在上海评弹团担任演员,并成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徐丽仙(1928—,女。苏州弹词女演员。江苏苏州人。九岁随养母习弹词。十五岁后在浙江一带演出。建国后,任上海评弹团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在“蒋调”、“徐调”基础上创“丽调”。擅演曲目有《罗汉钱》、《新木兰辞》等。有《徐丽仙唱腔选》。他原籍浙江省上虞县,1931年在上海出生。连波的学习生涯始于1948年,那时他开始学习作曲。五十年代,他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深造,并在毕业后担任该学院的作曲与理论教学工作。连波的音乐成就斐然,他为超过一百部戏剧作品创作音乐,并创作了独唱、弹唱、交响合唱及群众歌曲。他的学术成果丰富,出版了多部专著,如《弹词音乐初探》、《中国戏曲音乐欣赏》、《京剧音乐》、《越剧音乐研究》等,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各个方面。
徐丽仙个人简介
连波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原籍浙江省上虞县,1931年生于上海市,自幼爱好文学和音乐。1944年攻读中国文学,1948年学习作曲,1959年至今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理论教师。创作了一百多部戏独唱、弹唱、交响合唱及群众歌曲作品,并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他的学术成果丰硕,专著包括《弹词音乐初探》、《中国戏曲音乐欣赏》、《京剧音乐》、《越剧音乐研究》以及《戏曲作曲》等,这些作品深入剖析了中国音乐的精髓。此外,他还参与编辑了《徐丽仙唱腔集》、《范瑞娟唱腔集》、《尹桂芳唱腔集》等,对越剧等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连波出版了多本专著,如《弹词音乐初探》、《中国戏曲音乐欣赏》、《京剧音乐》、《越剧音乐研究》、《戏曲作曲》、《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曲艺音乐卷》,这些书籍记录了他对音乐理论与创作的深入探索。他还编辑了《徐丽仙唱腔集》、《范瑞娟唱腔集》、《尹桂芳唱腔集》等,集中展示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精髓。
徐丽仙艺术经历
京戏与小曲。十一岁起,随养母在茶楼、酒馆卖唱。十五岁,她取艺名钱丽仙,与师姐搭档弹唱《倭袍》、《啼笑因缘》等长篇弹词。1949年,钱锦章遭人民政府镇压,徐丽仙恢复本姓,并与女徒包丽芳搭档演出《啼笑因缘》、《刘胡兰》等书目。在艺术上,徐丽仙谦虚地答道,她的唱腔特色得益于唱词作者的贡献,平先生编的唱词既能突破句格常规,又能调顺平仄。如“天昏昏、地沉沉,虎狼辈,毒蛇心,负恩义,灭人伦”的唱词,起始句中就连用了六个三字句,在传统弹词中从未有过,这为她抒发感情提供了有利条件。本姓徐,幼被普馀社钱家班班主钱锦章收为养女,由养母教唱弹词及京戏、小曲。11岁起即随养母在茶楼、酒馆卖唱。15岁取艺名钱丽仙,与师姐拼档弹唱长篇弹词《倭袍》、《啼笑因缘》。1949年钱锦章被人民政府镇压,徐丽仙恢复本姓,与女徒包丽芳拼档演出《啼笑因缘》、《刘胡兰》等书目。徐丽仙,一位艺术之路充满坎坷的杰出艺术家。出生于贫苦家庭,她的人生起点并不优越,加之艺术班受到封建势力的控制,她所面对的艺术之路充满挑战。然而,正是这些困难激发了她对艺术的特殊敏感,最终在书坛生涯中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成就。她的独创“丽调”就是这一成就的体现。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为您介绍了徐丽仙评弹专辑和徐丽仙的个人简介的知识,并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感谢您的阅读。
- 上一篇:车载空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