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冯雪峰人物简介)
冯雪峰人物简介
冯雪峰,原名福春,笔名雪峰、画室、洛阳等,是一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诗人和文艺理论家,出生于1903年6月2日,浙江义乌赤岸乡神坛村人。1919年,他考入金华省立第七中学师范科,深受“五新思潮的熏陶。然而,由于反对学监,他在1921年被学校开除。冯雪峰,1903年6月2日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县,原名福春,后改为雪峰。他的求学生涯始于1912年,进入邻村私塾就读,随后转至义乌县立小学,于1918年毕业。1919年,他考入浙江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因参与学潮被开除。冯雪峰,1903年6月2日出生于浙江义乌,于1976年1月31日离世,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早在1921年,他就加入了文学团体晨光社,并于次年与朋友共同组建了湖畔诗社。冯雪峰(1903-,原名福春。义乌人,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和诗人。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员,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冯其庸:这位杰出的数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曾在北京大学任教,并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等职务。冯雪峰:他是中国科学技术界的一位杰出代表,以物理学家身份享誉国际,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及国际理论物理学家联合会主席。
冯雪峰人物年表
1925年,冯雪峰在北京大学旁听,自修日语,并发表了《原火》和《柳影》。1926年,他拜访了鲁迅,并发表了译作《花子》和《无产阶级诗人和农民诗人》。1927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躲避通缉的革命者,同时翻译了多部作品,如《新俄文坛的现势漫画解说》等。1921年10月,参加同学潘漠华、冯雪峰组织的文学团体“晨光社”。1923年夏毕业后,曾在杭州当家庭教师。1924年春,在慈溪县普迪小学任教,并从事业余创作。1924年下半年,因团结进步教师组织读书会而被解聘。1925年春,到北京大学旁听,常听鲁迅讲课。1929年前后,鲁迅结识共产党员冯雪峰,他和共产党的关系,比过去更加密切。在党的倡议和领导鲁迅和创造社等五十多位作家,发起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在上海正式成立。在成立大鲁迅发表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巴金。祖籍浙江嘉兴。清光绪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省成都府城北门正通顺街。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2005年10月17日因病逝世于上海。
冯雪峰简介
冯雪峰(1903年6月2日—1976年1月31日),原名福春,笔名雪峰、画室、洛阳等,浙江义乌人。现代著名诗文艺理论家。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到北京大学旁听日语,1926年开始翻译日本、苏联的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专著。冯雪峰,原名冯福春,1903年出生于浙江义乌,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家。他的早年教育起步于金华省立第七师范学校和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这为他后来的文学之路奠定了基础。1921年,他在杭州加入了新文学团体晨光社,两年后与应修人等人共同创立了湖畔诗社,推出了白话诗集《湖畔》和《春的歌集》。冯雪峰,作为鲁迅的学生和亲密战友,亲身经历了鲁迅思想的演变历程,他在鲁迅与共产党之间的沟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部作品揭示了鲁迅这一时期的重要生活和工作片段,其中包含了两人之间相互影响和支持的双向交流。左联全称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有鲁迅、潘汉年、冯雪峰、夏衍、阳翰笙、冯乃超、钱杏?等。左联成立五个月后,即有出版《前哨》的动议,并将之定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之总的领导机关杂志”,同时组成了有鲁迅、茅盾、冯雪峰、夏衍、阳翰笙、丁玲等人参与的编委会。
冯雪峰职业生涯
1933年后,冯雪峰离开上海,前往中央革命根据地,并参加长征。在根据地,他担任过中央苏区党校教务长和副校长,以及红军大学的政治教员。1936年,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上海负责文艺工作,并卷入了“两个口号”的论争。1937年底,他回到故乡,致力于文学创作。1935年10月19日,红军到达陕鲁迅从挚友兼革命家冯雪峰得知长征结束的消息后兴奋异常,和茅盾一起发出祝贺的电报:“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周恩来与鲁迅之间还有一封经冯雪峰转告,却近乎完全直接的通信。矛盾冲突是曹禺戏剧结构的核心。曹禺早期戏剧的结构设置紧紧围绕矛盾冲突展开,冲突多变且因剧而宜。在多变戏剧冲突下,曹禺早期剧作有共同的精神内质的,即对原始野性的讴歌赞美。曹禺的戏剧语言极具特色。朱正,193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以编辑为职业。1956年,他出版了《鲁迅传略》一书。在冯雪峰、孙用等先生的鼓励与帮助下,朱正撰写了《鲁迅回忆录正误》一书,对许广平先生等人回忆录中的历史事实进行了修正。此外,朱正还出版了多部作品。
冯雪峰的故居在哪里
神坛村,一个坐落在浙江省义乌市南面赤岸镇西部的古村落,因文艺理论家冯雪峰的诞生地而闻名。冯雪峰,原名福春,早年在赤岸小学和县立第三高小接受教育,后来进入金华省立第七中学和浙江第一师范,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生涯。著名的作家、文艺理论家、社会活动家冯雪峰出生在义乌市赤岸镇神坛村。雪峰故居是一座建于清宣统二年的四合院。中间一个天井,厅堂中摆着冯雪峰的塑像,陈列着生平事迹照片及国家领导和文化名人的题词。为纪念现代著名诗作家、文艺理论家、社会活动家冯雪峰,80年代初,赤岸镇在雪峰原籍神坛村设立《冯雪峰故居》,对冯家原宣统二年的二进三开古代典雅四合院的民房建筑修缮一新。2002年在省市支持下,又重新对故居进行修缮,增设新内容。冯雪峰故居同样位于三坊七巷,这处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致的内部布局,吸引了众多游客。冯雪峰是一位著名的诗歌、散文、小说作家,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诗人王子”,对一代文化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故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记录了文化的繁荣。
在本文中,我们为您提供了冯雪峰以及冯雪峰人物简介方面的详细知识,并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果你需要更多帮助,请联系我们。
- 上一篇:镇江旅游景点[镇江必游三个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