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中型坦克【美国格兰特中型坦克M3中型坦克的外形和结构】
美国格兰特中型坦克M3中型坦克的外形和结构
M3中型坦克的外观和构造展现出了独特的设计。其车体设计高大,炮塔采用不对称布局,装备了两门主要武器。车体两侧设有舱门,配备了三层武器配置,采用了先进的平衡式悬挂装置。一个显著特点是它的推进系统,包括多种改进型号的车体和发动机,反映了其战时适应性。M3“格兰特/李”坦克是美国在“二战”时期研制的中型坦克,1941年8月开始生产。美国格兰特中型坦克M3Lee是一款具备强大性能的战车,其主要数据如下:战斗全重达到惊人的900公斤,重量的稳健保证了其在战场上的稳定性。车身尺寸为64至12米的车长,72米的车宽,以及12米的车高,这些参数确保了坦克的灵活性和隐蔽性。M3中型坦克的外形和结构,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它的车体比较高,炮塔呈不对称布置,有两门主炮,车体的侧面开有舱门,三层武器配置,平衡式悬挂装置,主动轮前置和车体上突出的炮座。其最大的特点是有两门主炮,一门是75mm榴弹炮,装在车体右侧的突出炮座内。另一门是37mm加农炮装在炮塔上。
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的最高速度是多少?
以下是对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性能的详细描述:这款坦克的战斗全重达到了900公斤,车身尺寸分别为车长64-12米,车宽72米,车高12米,具备良好的空间承载能力。最大速度:34千米/时最大行程:193千米结构解析M3中型坦克的外形和结构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它的车体比较高,炮塔呈不对称布置,有两门主炮,车体的侧面开有舱门,三层武器配置,平衡式悬挂装置,主动轮前置,车体上有突出的炮座。动力源自Wright(Continental)R975EC2引擎,公路和越野条件下的最大速度分别为34公里/小时和n.a.(具体未提供)。坦克的续航能力同样不俗,公路行驶的最大行程为193公里,越野行驶的距离则需参考具体路况。乘员数量为6至7人,有效保障了作战团队的人员配置。限速(公里/小时)38标准外壳穿透(mm)68-113标准的外壳损坏120-200火率(rounds/min)6历史参考二战时期的美国中型坦克。这辆车是以美国南北战争联邦将军李先生的名字命名的。此外,在英国被称为M3格兰特的广泛认可,以联邦部队格兰特将军的名字命名。
二战时美国所有型号的中型坦克
二战中美国坦克有M3斯图亚特轻型坦M3“格兰特/李”中型坦M4“谢尔曼”中型坦M10坦克歼击车、M18Hellcat坦克歼击车、M24霞飞轻型坦M26潘兴重型坦克等。M4“谢尔曼”中型坦克M3坦克的局限性促使美国开发了M4中型坦克。1941年9月,T6坦克定型并被命名为M4“谢尔曼”中型坦克。M4在底盘设计上与M3相似,但在炮塔设计上有显著改进,采用整体铸造炮塔,尺寸更大。M4的主要武器是一门75毫米火炮,能够发射穿甲弹、榴弹和烟幕弹。根据M3“格兰特”的不足,军方要求将75mm火炮装在旋转炮塔上,研制代号是T6中型坦克,1941年9月,T6坦克定型并被命名为M4“谢尔曼”中型坦克。M4是在M3坦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因而M4和M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底盘总体布置和行动部分都很相似。M3A3“格兰特(Grant)”中型坦克陈列于英国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theImperialWarMuseum),蒙哥马力(Montgomery)曾使用它参与北非战役,当它作为指挥坦克时,该车的37mm坦克炮形同虚设。
美国格兰特中型坦克M3 Lee主要性能数据列表
M3Lee车辆详情重量(t)87命中率500发动机功率(马力)400限速(公里/小时)38标准外壳穿透(mm)68-113标准的外壳损坏120-200火率(rounds/min)6历史参考二战时期的美国中型坦克。这辆车是以美国南北战争联邦将军李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美国M3“格兰特/李”中型战车M3“格兰特/李”坦克是美国在“二战”时期研制的中型坦克,1941年8月开始生产。在北非战场上,英军凭借着MM4坦克击败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在我国的解放战争中,我军也缴获很多美国提供给国民党军的M3中型坦克。基本参数:长度:64米。宽度:72米。高度:12米。重量:27吨。最大速度:42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93千米。M3中型坦克从1941年8月开始投产,一直持续到1942年12月结束。美国一共生产了M中型坦克及其改进型号6258辆。M3A4坦克:生产了109辆。最后是:M3A5坦克:在这一阶段,生产了591辆。总计起来,M3中型坦克的总生产数量为:6258辆。其中,美国向苏联提供的坦克型号包括:M3A3型,采用汽油发动机:1386辆,通过海路经摩尔曼斯克运输,或陆路经伊朗送达。M3A5型,采用柴油发动机:同样数量,1386辆。
美国M3“格兰特/李”中型战车
M3中型坦克的装甲防护不算先进。车体主要部位采用铆接结构,也有一些采用铸造结构和焊接结构。整体看来,M3中型坦克具有相当强大的火力,机动性也不错,但防护性相对差一些,表现在车姿高,装甲较薄,铆接车体等方面。所以当美军在1942年后期开始装备M4中型坦克后,M3中型坦克便逐步退出现役。M3中型坦克是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款坦克。在英国服役时,原装采用带车长指挥圆顶炮塔的M3坦克,被英军称作“李将军式”(简称李式,M3Lee),源自南军将军—罗伯特·李。最初的167辆M3格兰特式装配在三个装甲旅下,与1942年5月的加查拉战役投入实战。之後英军也有接受一批李将军式以紧急填补兵力。英军发现M3中战车机械上非常可靠,故障较少。75mm榴弹炮的火力在战斗中也非常优秀。而且装甲足以抵御早期德军的大部份反战车武器,除了令盟军闻风丧胆的88毫米高射炮。在1941年4月至1942年8月期间,美国生产了4924辆M3型中型坦克。紧接着,从1942年3月至8月,M3A1型号的坦克生产了300辆。在1942年1月至3月,M3A2型坦克制造了12辆。紧接着的1942年3月至12月,M3A3型坦克的产量达到了322辆。
M3中型坦克为何在战争中需要改变主炮口径并采用修补式设计?
尽管装甲防护不足,M3因其火力和机动性依然在战场上发挥作用。随着M4中型坦克的出现,M3在1942年后期逐渐退出现役,但它留下了丰富的改进型和变型车,如M3A1至M3A以及用于扫雷、抢救、火炮运载和重型牵引的专用型号。M3坦克不仅装备了美军,还支援了盟军,如英国、加拿大和苏联。最初设计的M3主炮口径为37毫米,但随着战争的进展和对手威胁的增加,设计者意识到必须提高火炮口径。因此,他们决定将主炮口径提升至75毫米,尽管这导致了炮塔设计的重大变更。1940年7月11日,M3被正式命名为中型坦克。生产开始于1941年8月,并在1942年12月结束,期间共生产了超过6000辆。正式生产于1941年8月开始,到1942年12月结束,一年多的时间里共生产出6000余辆M3中型坦克。这种修补式设计令主炮的水平转动方向角只有几度。除了主炮方面的先天不足外,M3的装甲设计也有严重缺陷,其车体和炮塔主要采用铆接,一旦被击中,铆钉就被震得象霰弹一样在坦克里到处横飞。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分享给您的朋友们。